上海话学习宝典

上海话声调

上海话声调及调值 (下划线表示入声,读时短促)
调名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五声
调类 阴平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
五度标音 51 445 113 44 23
  • 五度标音体系
    首先引入五度标音体系。我们将声调分为12345五个度,分别不严谨地对应表示哆来咪发唆。说话的时候,声调就是从其中的一个度数平滑过渡到另一个上面,形成了起伏。
    打个比方。普通话中。
    1声阴平,五度标音为55,表示在说一个阴平声字的时候,一直保持5这个音。

2声阳平,五度标音为35,表示在说一个阳平声字的时候,声调从3过渡到5.

3声上声,五度标音为412,表示在说一个字的时候,先从4过渡到1,再过渡到2.

4声去声,五度标音为51,表示再说一个字的时候,声调从5过渡到1.

引入了这个体系之后,对比了普通话,大家会对这种标音法有一定的了解。我们再说上海话吧。

当代上海话,单个字共有五个声调。分别是:

一声又称阴平,如“边”、“播”、“爸”,五度标音为51,即从5过渡到了1。同普通话的去声相似。

二声又称阴去,如“扁”、“布”、“摆”,对应的是清声母的字,五度标音为445,即表示在读这个字的前三分之二时间里读3,然后在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过渡到5.

三声又称阳去,如“便”、“步”、“败”,对应的是浊声母的字,五度标音为113,即表示在读这个字的前三分之二时间里读1,然后在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过渡到3.

四声又称阴入,如“笔”、“北”、“八”,发音短促,五度标音为44,表示短促地读出4.

五声又称阳入,如“别”、“薄”、“白”,发音短促,五度标音为23,表示短促的时间里从2过渡到3.

关于连续变调诸问题
上海话的连续变调规则共有五条,记住这五条,你就可以用最标准的声调读出上海话,甚至是任何成语了。分别如下:
1、阴平声(第一声)后接任何声调,两字声调分别变成55+21。也就是说,第一个字很高,第二个字很低。比如“医(1)生(1)”,读作“医生55+21”;“风(1)琴(3)”,读作“风琴55+21”。

2、阴去声(第二声)后接一部分阴去(2)、阳去声调(3),两字声调分别变成55+21。其他所有情况,两字声调都分别变成33+44。比如:“背(2)心(1)”,读作“背心33+44”;“广(2)告(2)”读作“广告33+44”;而“草(2)纸(2)”读作“草纸55+11”。

3、阳去声(第三声)后接任何声调,两字声调分别变成22+44。也就是说,第一个字较低,第二个字较高。比如“老(3)酒(2)”读作“老酒22+44”

4、阴入声(第四声)后接任何声调,两字声调分别变成33+44。也就是说,第一个字中,第二字较高。比如“浙(4)江(1)”读作“浙江33+44”。

5、阳入声(第五声)后接任何声调,两字声调变成11+23。也就是说,第一个字很低,第二个字稍微抬高一点。比如“蜜(5)蜂(1)”读作“11+23”。

规则 第一字声调 第二字声调 读作
规则一 阴平声(第一声) 任何 55+21
规则二 阴去声(第二声)
  • 部分阴去(2)、阳去(3)
  • 部分阴去(2)、阳去(3)和其他
  • 55+21
  • 33+44
  • 规则三 阳去声(第三声) 任何 22+44
    规则四 阴入声(第四声) 任何 33+44
    规则五 阳入声(第五声 任何 11+23

    实例分析
    有人说,上海话和日语很像。只有高低调,没有声调。其实这是错误的。上海话单字是有声调的,而连续变调的时候调子会变平而已。但这时的变平也是有五个音高的。

    因为上海话语速比较快,因此在听的时候,五个音高会发生混淆。所以听起来一般会有三个音高。即高、中、低。

    所以上海话的声调,也可以用高中低表示。用五度标音发来讲,1-2为低,3为中,4-5为高。

    这里声明一下:对于连续变调来说,是以一个表义的词来分割的。

    我们现在用实例来验证一下吧。非常有趣的几个句子,说明它们的读法。这里只关注声调,不关注读音。

    1、“他说他傻”。

    解答:上海话“伊讲伊戆”。

    四个字的单字调为:伊(1)、讲(2)、伊(1)、戆(3)。

    这句话可以分成两个词,“伊讲|伊戆”,都是规则一。

    故而读作“伊讲伊戆55+21+55+21”,即“高低高低”。

    2、“他竟然说他傻”。

    解答:竟然在上海话中为“伊讲”做尾缀表示惊讶。这句话写作“伊讲|伊戆|伊讲”。

    三个词都是规则一,故而读作“高低高低高低”。

    3、“他刚刚讲傻子刚刚竟然说他傻”。

    解答:这句话用上海话表述为“伊|刚刚|讲|戆戆|刚刚|讲|伊戆|伊讲”。

    引入的新词“刚”的单字调为:刚(1)。

    由于这句话中,出现了新的词语分割,故而要采用新的连续变调了。分别是伊(1)|刚刚(规则1)|讲(2)|戆戆(规则2)|刚刚(规则1)|讲(2)|伊戆(规则1)|伊讲(规则1)。

    这样一来,这句话的读法就很明显了“伊51|刚55刚21|讲445|戆33戆44|刚55刚21|讲445|伊55戆21|伊55讲21”。

    其中,第一个字“伊”在句中由于速度较快,会弱化成“53”。

    所以这句话的正确音调为“高高低高中高高低高高低高低”

    句子
    音值 53 55 21 445 33 44 55 21 445 55 21 55 21
    高低

    基本上,学习上海话的声调体系方法如下:
    1、看懂这篇文章上面关于单字调和连续变调规则。

    2、找到五大声调对应的一些例字。PS:小技巧,一般普通话的平声就是上海话的第一声;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就是上海话的第二、三声。至于入声要靠大家的积累了。

    3、找上海同学读这些字。模仿声调。

    4、讲这些字组合起来,让上海同学去读,把握连续变调规则下的读音。

    5、不断听、说,加强锻炼。

    完成以上步骤,于是你就可以看到一句句子就能用标准上海话声调读了。

    这篇文章献给那些热爱语言、热爱方言文化,热爱吴方言的人们。也献给在我学习吴方言标准体系当中给我大量帮助、帮我读字音和声调的人。

    我们生活当中普通话大量存在,很多专有名词、成语的头一次输入都是普通话。因此很多同学在讲上海话的时候会夹杂普通话,因为他们不知道上海话中的声调是怎样的规则变化的。

   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掌握上海话的声调有帮助。也希望能够让大家掌握方法和体系。在以后的生活中,讲好上海话,做好中国人。

    常用词语

    侬:你
    陆(lao)起来:起身
    伊:他
    鞋(ha):也
    勒(le):了
    亻那(na):你们
    亻齐(sei):都
    介(ga):这么
    今朝(jinzao):今天
    事体(siti):事情
    哇(wa):吗
    阿(a)弟(di):弟弟
    小(siao)囡(nu):小孩儿
    小(siao)菜(cai):菜

    爷爷 (yaya)
    阿奶(na)
    爷(ya)
    娘(niang)
    儿(ni)子(zi)
    囡(nu)嗯(eng)
    阿哥(gu)
    阿姐(ja)
    阿妹(me)

    今朝(zao):今天
    明朝:明天
    夜(ya)里(li):晚上
    落(lao)雨(yu):下雨
    着(ze):穿
    衣裳(zang):衣服
    交(jiao)关(guai):很
    晓(siao)得(de):知道
    倒(dao):这倒是
    事(si)体(ti):事情
    搭(da)仔(zi):和
    朝(zao):往
    搿(ge)是(zi):那是
    蛮(me):比较,很
    格(e):的
    昨(zo)日(nie):昨天
    勒(la)勒(la):在
    落(lao)雪(xie):下雪
    冷(lan)天(tie):冬天
    老(lao):很
    眼(ngan):些
    落(lao)班(bai):下班

    风(fon)
    雨(yu)二声
    雷(lei)二声
    雾(wu)二声
    霜(sang)
    多(dou)云(yun)
    阴(yin)
    潮(sao)湿(si)
    台(dai)风(feng)
    寒(wu)流(liu)
    太(ta)阳(yiang)
    月(yue)亮(liang)
    星(xing)星(xing)

    未完待续…

    Contents
    1. 1. 上海话声调
    2. 2. 常用词语
    |